客户运营平台,简称CRM/CEM。它是天猫、淘宝商家基于用户画像开展一系列运营动作的产品后台,它承载了商家在店铺私域的分人群运营以及会员运营职责。
一、优势
1、客户运营平台是商家要做私域人群运营绕不开的产品
可以圈人的平台很多,比如阿里妈妈达摩盘、品牌数据银行都可以圈人,但这些系统圈出来的人群都无法直接在商家私域进行使用,而是需要先同步到客户运营平台后才能用于私域的各个场景,客户运营就像是衔接各类人群在私域运用的“海关”,要入境就必须过海关。
比如在数据银行圈出了“店铺篮球爱好者人群”,但你无法直接通过数据银行直接对其进行个性化首页的定向投放,而是需要先把“店铺篮球爱好者人群”同步到客户运营平台,然后再通过客户运营平台操作个性化首页投放。
2、客户运营平台内自带的标签能力均为定期更新、不断扩容优化
如上所述,客户运营平台可以实现两种模式的人群运用。
第1种:商家直接使用客户运营平台内的自带标签进行圈人形成目标人群,这种方式下的目标人群会自动随着标签每日甚至实时的更新而自动更新,你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判断规则,可以实现动态更新;
第2种:商家利用数据银行、DMP圈好人群包并同步至客户运营平台,然后才能进行个性化首页、模块等定向运营动作,这种方式下的目标人群在客户运营平台暂无法自动更新,相当于一份固定的“用户名单”,是静态数据。
例如:你在客户运营平台使用“18-24岁”+“男性”形成判断规则为“必须同时符合18-24岁,且为男性”,那么平台内所有符合该规则的人群都会在进入你店铺首页的时候被判断,并且这个规则所对应的标签数据会定期自动更新。
比如一个用户现在是17岁,还无法被规则识别,等他到18岁了就自动会被你的规则命中;但如果你使用数据银行,同样用“18-24岁”+“男性”圈出了人群规模为1万名用户的人群包,此时每个用户其实都是一串ID(假设是ID为00001~10000的用户),这些用户实际上是固定的,一旦用户不在这1万名用户之列,比如用户ID为10001,那么即便用户10001是18-24岁的男性,也无法被命中。
站在商家私域的角度,这套产品逻辑就意味着:用数据银行的商家就必须天天更新人群包并不断同步到客户运营平台,商家的操作成本非常高,每天都需要重复劳动;
另一方面,假设18-24岁的男性人群占所有用户的比例为30%x50%=15%,那么理论上来说用客户运营平台可以实现约15%的人群命中,但通过数据银行等合作产品圈出来的人群包普遍在100-500万左右,而这个数量可能只占全网用户的1%不到。两者的商业效率是完全不同的!相当于你制定了一套打法,你是希望它对更多的人产生效果还是更少的人产生效果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