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直达号发布以后,业界声音普遍集中在直达号PK号这个层面。但是,如果从腾讯对待微信营销的态度来看,可能更有点意思。 去年6月5日,腾讯首次“微信不是营销工具”。当时,时任微信产品总监的曾鸣明确向,“微信不是营销工具,腾讯不希望看到泛滥的信息对微信平台的生态造成。” 至此,微信平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终于有了定调——微信平台不是营销工具,微信要实行“精品化”战略。这显然不是有移动营销需求的广大传统企业想要听到的答案。 “视号为营销渠道的做法在微信不适用”,曾鸣在当时的这一说法,实际上已经给企业的所谓的微信营销定了性、判了刑。 而这个自2012年8月发布的平台上,在当时已经有几十万的号,仅认证帐号就3万。这其中,企业帐号更是占到了70%。 当然,由于去年的这个只是在IT互联网圈子里了一下,对不知情的传统企业来说,仍然是对微信营销寄予厚望。 但是,对于广大利用平台进行互动沟通、用户管理、服务连接的企业,腾讯对微信平台的态度与善变在背地里影响着营销效果的实现。 微信平台发布之初,腾讯给出的slogan是:“再小的个体,也能有自己的品牌”。后来,号成了一个。腾讯让各大企业的老总成为主编,市场部策划部企宣部这样的部门成为的编辑部,让各人马成为编辑记者,把企业的移动营销完全化,实际上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而且与腾讯对营销的态度一同,彻底让企业用微信达到营销目的美梦碎了一地。虽然在企业缺乏有力的移动营销径的情况下,对号趋之若鹜也无可厚非,但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都不愿意做。 而之前更有消息说,腾讯还要弱化微信号的属性,“将取消推送功能”。而这个消息的爆料人是某IT公司CTO,当时他想找微信的朋友要消息推送API,得到的回复是:“不用了,推送功能会关掉”。再次确认消息,对方答复“确凿无疑!”而当时业内人士也透露过一个数字:新浪微博每年审核团队成本是2亿,并指出“”不能赚钱且徒添运营成本。 后来,“微信不是狭义的营销工具”成了腾讯对传递的一种态度,再后来,微信团队升级调整了微信平台规则,所有服务号的群发次数由原来的每月1次改为每月(自然月)4次。 然而,腾讯对微信营销的这些态度的规则上的变化,却未能自身的颓势,也无力去妥善解决号及平台信息的泛滥不堪。晨报在上个月的调查中发现,微信中着不少冒充、组织、企业名头的山寨账号,银行央视等皆被山寨。 由此来看,并不是直达号干掉了微信号,反而是直达号的适时推出解救了陷入微信营销泥潭的各传统企业。而微信,这个被定义为“不是营销工具”抑或“不是狭义营销工具”的“伪营销”产品,已经在直达号这个百度发布的战略级产品、整套移动解决方案面前,不战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