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马云一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一时间成为全民口号。
然而,随着平台型电商在中国知名度的上升、规模的扩大,入驻商户不断反映,曾经梦想中的“节约经销渠道成本,直接来到消费者面前”的承诺,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节约。相反,为了获得流量和销售,企业不得不付出极高的推广费用。与中国传统渠道相似,无论是平台化电商,还是垂直型电商,都不参与采购、不承担账期、不必承担库存压力,传统渠道租售铺位,而电商则贩卖流量。对于企业而言,不投钱就没有销量,投钱就没有利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因此,在门户网站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同时,基于移动端的“微商”让正在高歌猛进的电商渐渐成为“传统模式”。据统计,淘宝用了10年的时间,才发展了不到1000万个卖家,微商仅仅用了一年,就有了超过1000万的卖家。
目前,“微商”这一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指的是在移动终端平台上借助移动互联技术进行的商业活动,或者简单来说就是指通过手机开店来完成网络购物的模式。同时,微商并非“微信电商”,微信仅仅是微商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像搜狐快站这样的移动建站云平台,也可以提供手机端电商的功能。
相对传统门户网站式的传统电商来说,微商的投入小、门槛低、传播范围广,弥补了传统市场与电商市场的渠道费等问题,近两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中国消费者协会原副秘书长武高汉说,与传统电商相比,微商的推广成本更低。例如,在百度上做一个关键词竞价每个点击成本从10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而这只是点击费用,不一定能形成成交额。但在微信朋友圈中,理论上一条微信可能同时被5000人看到,而微信的流量成本要低很多。
相对传统电商的“以商品为中心”,微商则是“以人为中心”。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社交的时代,人与人的关系才是最核心的东西,通过关系获得信任,通过信任卖出商品是关键所在。电商时代追求流量和入口,无论是PC时代还是APP时代,都是要追求流量导入,追求不断拉新客户。但社交购物的微商时代,追求的是关系深度,不一定要有太多的客户,只要将粉丝、用户的关系做深,维系老客户,提升购买频率,能够形成持续的购买。
然而,微商的发展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1.品牌商对微商运营不了解:可能存在运营商自行造价,压价倾销,串货等情况。
2.用法不当,刷屏不断,引人反感:微商的宣传大多是基于朋友圈,但不断的刷屏会显著降低用户体验,因此可能造成用户的流失。
3.大量非法暴利的三无产品混入:目前,微商具有渠道隐蔽,不易监管,市场混乱等特点,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售卖三无产品,欺骗消费者。
针对这些扰乱微商市场的问题,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微商的出路可能在于独立化和定制化。首先,微商卖家可以将微商的店铺建立成独立的空间,再借用公众号的模式加入粉丝,既能够净化朋友圈环境,又能让真正有需求的人看到消息,提高产品推广的针对性。
其次,既然是“微商”就要做到与众不同,突出私人订制这个特点,让客户主动提出自己所需。这样的模式,能够帮助微商往精致方向发展,同时摆脱刷屏带来的用户体验的下降。
另外,由于微信的庞大用户和流量优势,微商的另一个发展路线应放在服务上,从单纯的售卖商品转型为服务提供商,结合微信目前已经具备的LBS、商用WiFi等功能,拓展O2O业务,主打服务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持续升温,伴随而来的新概念、新的商业模式也越来越有前景,电商移动化未必会在短时间内冲击传统电商,但是肯定会经历一个飞速的发展过程。现在的这种微商模式仅仅是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变过程中所带来的乱象中的一种简单投机行为,它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并且急需一套完善的体系来规范。一旦有了制度化的销售和服务体系,微商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成熟的移动互联网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一个更加多元化的移动电商时代也许已经离我们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