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休假不休假,我们都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微信,坐下来刷刷朋友圈,几乎是很多人每天打发碎片化时间的最好方式。所以钛媒体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当天长日久,刷朋友圈的时候你有没有不快乐?他认为,技术在给每个人提供便利和效率的时候,社会性又让技术器物产生了负面效应。我们被技术绑架,不得不使用的时候还要接受它引发的不快乐。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但不凡跟随此文一同思考一下。
我可能比别人还容易感受到微信朋友圈带来的焦虑。也许我这个是个个案,但或许大家多少都感受到朋友圈这个东西带来的一丝焦虑感。
我在微信上加了上千个朋友,而这些人理论上都会展现在我的朋友圈里。他们是我的同学、朋友、亲人,更多的则是在我记者工作中认识的人、同事,还有绝大部分是互联网和媒体圈的朋友。
在这个创业、成功和财富驱使的年代,媒体和自媒体传播的都是互联网创业成功或暴富的故事,几乎每天都有融资消息,而且都是以美元记,动辄几百上千万,故事性让人觉得谈笑间钱就滚滚而来,挥挥手公司就能纳斯达克上市了,这个时代稍微折腾些的人都去创业,而且极易成功。所谓成功就是开公司、融到钱、赚到钱,到处演讲、让人觉得牛逼。
这些信息也密集地出现在我的朋友圈里。
如果去看一个二三线城市的普通人的朋友圈,生活化的东西可能多一些,也许鸡汤、养生的东西多一些,创业的也有,但不是做这行、爱这行的不会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看到这么多,因为他们不在这个圈子不在这个名利场内。
想必在北上广报道互联网的以及互联网行业内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蒸腾着美金融资创业成功味的朋友圈。我是没办法,工作需要,他们发,我还得看。不看更焦虑,工作是新闻嘛,不就是加工这些信息吗?
焦虑不止于此。
普遍性的焦虑还不仅在于信息的密集。也就是说不仅在于社会上创业大潮的事实的呈现,而在于,那些创业者、成功者与你类似。
他们也是年轻人,有的是应届生,更多的是从大公司里出来的,也曾经是产品经理、程序员、市场与公关和BD,原来他们就是你的同事或者直属领导,他们看起来就是跟你差不多的人。也许你们的能力相当,只是因为选择,走了不同的方向,就产生了差距。在我们看来,他们走在前面了。
看到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成功的每一步,这或许不会让你产生焦虑,至多会羡慕;但是看看国内身边的人取得成就,多半就不是羡慕了,而是嫉妒。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在他的《身份的焦虑》一书讲到,越是看起来与我们背景接近的人取得成就越是会对身边的人产生一种不平衡感。
这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
互联网创业只不过是更密集地提供成功案例的领域。我所在的圈子与这些信息相关,而微信朋友圈把这些案例都集中展示出来。那些创业者,如果你是我,也会想想,看起来好像和我差不多嘛,他们看起来成功了。我自己呢?
想到这,不禁焦虑袭来。我之前所在的是媒体行业,做的工作还是在纸媒——一个被唱衰的行业。对于前景,行业内的人不乐观,普遍心态也是焦虑。
即使不谈创业这种社会现象,我们拿日常生活来看朋友圈,没有这种创业和成功财富的反差,朋友圈的信息流也会让人产生不平衡心理。
不是创业或者互联网圈的其他行业的朋友,他们在浏览朋友圈时也会看到里面的人生百态,其实更多的是晒幸福、晒高贵、向领导晒成绩,晒孩子和晒旅游,偶尔抱怨一下。这些人的背景更加的接近,同事、同学嘛,而他们的一些不同的举动或取得了成就晒出来,就给其他看朋友圈的人带来了心理的波动。不平衡的心理,嫉妒和焦虑也难免。
技术带来了进步,也带来了副作用。技术创造了朋友圈,技术让人发什么都可以。这本来可以是个真实世界的反映。
但实际上不是。技术提供了可能性,但人性中的社会性让他们展现的只是真实世界的一角,大家都在表演,展现的这一角都是他们光鲜的希望别人看到的那一部分。
没有朋友圈时,你们在比如同学聚会这样的应酬中,也许是酒局后有些不平衡,而现在,随手看看朋友圈,有高兴也有不那么高兴的。在忙于维系已有关系的同时,这些就是代价。朋友圈绑架了人,人不能自由选择不看,不看就会觉得自己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不合群,或者被时代所抛弃。
这些外界的刺激,如果调整好心态,其实也伤不着。但就怕强大的、天长日久的这种焦虑压力。一般写社会问题的文章到最后都要谈谈解决办法,而要我说,不看朋友圈也没什么损失。建立内在的对自己的认可,找点有意义的事多干干,看看书,养养花草什么的。在有焦虑的时候,用自我认可和其他精神上的支点支撑和对冲。
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干你所爱的事,心态就会不一样了。